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形和后果
作者:网络 | 发布时间:2025-10-29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国家工商行政法规对违法的企业法人做出的一种行政处罚。它属于工商执法中的一项惩罚条款,只有企业或商铺触及到某些不合工商规定时,工商部才会执行吊销营业执照。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

目录
营业执照吊销情形
吊销执照后果
营业执照吊销情形
1. 虚假注册
即以各类虚假文件(含虚假注册资本证明等)骗取注册的情形。无论是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以及其它各类企业,凡以虚假注册或者欺骗手段骗取营业执照,并情节严重时,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2. 无故不开业或者停业
注册公司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3. 不申请注销
即已经破产或者解散清算结束后却不办理注销登记的,对此名存实亡的企业,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
4. 逃避年检
企业若是不参加年检或者以虚假手段通过年检且拒不整改的,可能会受到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5. 滥用执照
执照本身原则上不得作为谋利的手段,任何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行为,皆有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6. 非法经营
具体又可分为两类情形:一为超越经营范围的越权经营,二为违反各类法律法规的经营。
吊销执照的后果
丧失经营资格
公司被永久强制关闭,不得再从事任何经营活动。
法人与高管受限
公司法定代表人(法人)自执照被吊销之日起,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其他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部分情况下,还会被列入“黑名单”,限制乘坐高铁、飞机等高消费行为。
必须清算注销
公司股东有义务组织清算,偿还债务,并办理正式的注销登记。如果放任不管,后果会加剧。
法律责任不免除
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依然存在,仍需以其剩余财产承担诉讼和债务责任。吊销不等于责任一笔勾销。





